作者:解学武

顺序栈的基本操作(入栈和出栈)

顺序指的是用顺序表实现的栈存储结构,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,栈存储结构存取数据元素必须遵守 "先进后出" 的原则。本节就给大家详细讲解如何使用顺序表模拟栈结构,以及实现元素的入栈和出栈操作。

顺序表和栈存储数据的方式高度相似,只不过栈对数据的存取过程有特殊的限制,而顺序表没有。例如,我们使用顺序表(用 a 数组表示)存储 {1,2,3,4},存储状态如图 1 所示:

顺序表存储 {1,2,3,4}
图 1 顺序表存储 {1,2,3,4}

使用栈存储结构存储 {1,2,3,4},存储状态如图 2 所示:

栈结构存储 {1,2,3,4}
图 2 栈结构存储 {1,2,3,4}

对比图 1 和图 2 不难看出,用顺序表模拟栈结构很简单,只要将数据从数组下标为 0 的位置依次存储即可。

从数组下标为 0 的模拟栈存储数据是常用的方法,从其他数组下标处存储数据也完全可以,这里只是为了方便初学者理解。

了解了顺序表模拟实现栈存储结构之后,接下来学习如何实现元素入栈和出栈的操作。

栈中存取元素,必须遵循“先进后出”的原则,因此若想将图 1 中存储的元素 1 从栈中取出,需依次先将元素 4、元素 3 和元素 2 从栈中取出,最后才能取出元素 1。

这里给出一种顺序表模拟入栈和出栈的实现思路:定义一个实时记录栈顶位置的变量(假设命名为 top),初始状态下栈内无任何元素,整个栈是"空栈",top 的值为 -1。一旦有数据元素进栈,则 top 就做 +1 操作;反之,如果数据元素出栈,top 就做 -1 操作。

顺序栈元素"入栈"

比如,还是模拟栈存储 {1,2,3,4} 的过程。最初栈是"空栈",top 的值为 -1,如图 3 所示:

空栈示意图
图 3 空栈示意图

将元素 1 入栈,默认数组下标为 0 一端表示栈底,元素 1 存储在数组 a[0] 处,同时 top 值 +1,如图 4 所示:

模拟栈存储元素 1
图 4 模拟栈存储元素 1

采用同样的方式,依次将元素 2、3 和 4 入栈,最终 top 的值变成 3,如图 5 所示:

模拟栈存储{1,2,3,4}
图 5 模拟栈存储{1,2,3,4}

因此,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//元素elem进栈,a为数组,top值为当前栈的栈顶位置
int push(int* a,int top,int elem){
    a[++top]=elem;
    return top;
}
代码中的 a[++top]=elem,等价于先执行 ++top,再执行 a[top]=elem。

顺序栈元素"出栈"

实际上,top 变量的设置对模拟数据的 "入栈" 操作没有帮助,它是为实现数据的 "出栈" 操作做准备的。

比如,将图 5 中的元素 2 出栈,则需要先将元素 4 和元素 3 依次出栈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有数据出栈时,要将 top 做 -1 操作。因此,元素 4 和元素 3 出栈的过程分别如图 6a) 和 6b) 所示:

数据元素出栈
图 6 数据元素出栈

元素 4 和元素 3 全部出栈后,元素 2 才能出栈。因此,使用顺序表模拟数据出栈操作的 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//数据元素出栈
int pop(int * a,int top){
    if (top == -1) {
        printf("空栈");
        return -1;
    }
    printf("弹栈元素:%d\n",a[top]);
    top--;
    return top;
}
代码中的 if 语句是为了防止用户做 "栈中已无数据却还要做出栈操作" 的错误操作。细心的读者还可能发现,出栈操作只是将 top 的值减 1,并没有像图 6 那样将出栈元素从数组中手动删除。这是因为,当有新的元素入栈后,新元素会将出栈元素覆盖掉,所以不删除出栈元素,也不会影响栈的正常使用,何必多此一举。

总结

通过学习顺序表模拟栈中数据入栈和出栈的操作,初学者完成了对顺序栈的学习,这里给出顺序栈及对数据基本操作的 C 语言完整代码:
#include <stdio.h>
//元素elem进栈
int push(int* a, int top, int elem) {
    a[++top] = elem;
    return top;
}
//数据元素出栈
int pop(int* a, int top) {
    if (top == -1) {
        printf("空栈");
        return -1;
    }
    printf("弹栈元素:%d\n", a[top]);
    top--;
    return top;
}
int main() {
    int a[100];
    int top = -1;
    top = push(a, top, 1);
    top = push(a, top, 2);
    top = push(a, top, 3);
    top = push(a, top, 4);
    top = pop(a, top);
    top = pop(a, top);
    top = pop(a, top);
    top = pop(a, top);
    top = pop(a, top);
    return 0;
}
程序输出结果为:

弹栈元素:4
弹栈元素:3
弹栈元素:2
弹栈元素:1
空栈


声明:当前文章为本站“玩转C语言和数据结构”官方原创,由国家机构和地方版权局所签发的权威证书所保护。

添加微信咨询 加站长微信免费领
C语言学习小册
加站长微信免费领C语言学习小册
微信ID:xiexuewu3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