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解学武
链表(链式存储结构)完全攻略
链表又称单链表、链式存储结构,用于存储逻辑关系为“一对一”的数据。
和顺序表不同,使用链表存储数据,不强制要求数据在内存中集中存储,各个元素可以分散存储在内存中。例如,使用链表存储 {1,2,3},各个元素在内存中的存储状态可能是:
![数据分散存储在内存中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a621-0.gif)
图 1 数据分散存储在内存中
可以看到,数据不仅没有集中存放,在内存中的存储次序也是混乱的。那么,链表是如何存储数据间逻辑关系的呢?
链表存储数据间逻辑关系的实现方案是:为每一个元素配置一个指针,每个元素的指针都指向自己的直接后继元素,如下图所示:
![链表的实现方案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3W3-1.gif)
图 2 链表的实现方案
显然,我们只需要记住元素 1 的存储位置,通过它的指针就可以找到元素 2,通过元素 2 的指针就可以找到元素 3,以此类推,各个元素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。
像图 2 这样,数据元素随机存储在内存中,通过指针维系数据之间“一对一”的逻辑关系,这样的存储结构就是链表。
![链表中的结点结构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1144-2.gif)
图 3 链表中的结点结构
数据域用来存储元素的值,指针域用来存放指针。数据结构中,通常将图 3 这样的整体称为结点。
也就是说,链表中实际存放的是一个一个的结点,数据元素存放在各个结点的数据域中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图 2 中 {1,2,3} 的存储状态用链表表示,如下图所示:
![链表中的结点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B29-3.gif)
图 4 链表中的结点
在 C 语言中,可以用结构体表示链表中的结点,例如:
也就是说,一个完整的链表是由头指针和诸多个结点构成的。每个链表都必须有头指针,但头结点不是必须的。
例如,创建一个包含头结点的链表存储 {1,2,3},如下图所示:
![完整的链表示意图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24J-4.gif)
图 5 完整的链表示意图
再次强调,头指针永远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。换句话说,如果链表中包含头结点,那么头指针指向的是头结点,反之头指针指向首元结点。
例如,创建一个存储 {1,2,3,4} 且无头节点的链表,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再比如,创建一个存储 {1,2,3,4} 且含头节点的链表,则 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如果程序中创建的是不带头结点的链表,最终的输出结果应该是:
声明:当前文章为本站“玩转C语言和数据结构”官方原创,由国家机构和地方版权局所签发的权威证书所保护。
和顺序表不同,使用链表存储数据,不强制要求数据在内存中集中存储,各个元素可以分散存储在内存中。例如,使用链表存储 {1,2,3},各个元素在内存中的存储状态可能是:
![数据分散存储在内存中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a621-0.gif)
图 1 数据分散存储在内存中
可以看到,数据不仅没有集中存放,在内存中的存储次序也是混乱的。那么,链表是如何存储数据间逻辑关系的呢?
链表存储数据间逻辑关系的实现方案是:为每一个元素配置一个指针,每个元素的指针都指向自己的直接后继元素,如下图所示:
![链表的实现方案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3W3-1.gif)
图 2 链表的实现方案
显然,我们只需要记住元素 1 的存储位置,通过它的指针就可以找到元素 2,通过元素 2 的指针就可以找到元素 3,以此类推,各个元素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。
像图 2 这样,数据元素随机存储在内存中,通过指针维系数据之间“一对一”的逻辑关系,这样的存储结构就是链表。
结点(节点)
在链表中,每个数据元素都配有一个指针,这意味着,链表上的每个“元素”都长下图这个样子:很多教材中,也将“结点”写成“节点”,它们是一个意思。
![链表中的结点结构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1144-2.gif)
图 3 链表中的结点结构
数据域用来存储元素的值,指针域用来存放指针。数据结构中,通常将图 3 这样的整体称为结点。
也就是说,链表中实际存放的是一个一个的结点,数据元素存放在各个结点的数据域中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图 2 中 {1,2,3} 的存储状态用链表表示,如下图所示:
![链表中的结点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B29-3.gif)
图 4 链表中的结点
在 C 语言中,可以用结构体表示链表中的结点,例如:
typedef struct link{ char elem; //代表数据域 struct link * next; //代表指针域,指向直接后继元素 }Link;
我们习惯将结点中的指针命名为 next,因此指针域又常称为“Next 域”。
头结点、头指针和首元结点
图 4 所示的链表并不完整,一个完整的链表应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:- 头指针:一个和结点类型相同的指针,它的特点是:永远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。上文提到过,我们需要记录链表中第一个元素的存储位置,就是用头指针实现。
-
结点:链表中的节点又细分为头结点、首元结点和其它结点:
- 头结点:某些场景中,为了方便解决问题,会故意在链表的开头放置一个空结点,这样的结点就称为头结点。也就是说,头结点是位于链表开头、数据域为空(不利用)的结点。
- 首元结点:指的是链表开头第一个存有数据的结点。
- 其他节点:链表中其他的节点。
也就是说,一个完整的链表是由头指针和诸多个结点构成的。每个链表都必须有头指针,但头结点不是必须的。
例如,创建一个包含头结点的链表存储 {1,2,3},如下图所示:
![完整的链表示意图](/uploads/allimg/240114/10215924J-4.gif)
图 5 完整的链表示意图
再次强调,头指针永远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。换句话说,如果链表中包含头结点,那么头指针指向的是头结点,反之头指针指向首元结点。
链表的创建
创建一个链表,实现步骤如下:- 定义一个头指针;
- 创建一个头结点或者首元结点,让头指针指向它;
- 每创建一个结点,都令其直接前驱结点的指针指向它。
例如,创建一个存储 {1,2,3,4} 且无头节点的链表,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Link* initLink() { int i; //1、创建头指针 Link* p = NULL; //2、创建首元结点 Link* temp = (Link*)malloc(sizeof(Link)); temp->elem = 1; temp->next = NULL; //头指针指向首元结点 p = temp; //3、每创建一个结点,都令其直接前驱结点的指针指向它 for (i = 2; i < 5; i++) { //创建一个结点 Link* a = (Link*)malloc(sizeof(Link)); a->elem = i; a->next = NULL; //每次 temp 指向的结点就是 a 的直接前驱结点 temp->next = a; //temp指向下一个结点(也就是a),为下次添加结点做准备 temp = temp->next; } return p; }
再比如,创建一个存储 {1,2,3,4} 且含头节点的链表,则 C 语言实现代码为:
Link* initLink() { int i; //1、创建头指针 Link* p = NULL; //2、创建头结点 Link* temp = (Link*)malloc(sizeof(Link)); temp->elem = 0; temp->next = NULL; //头指针指向头结点 p = temp; //3、每创建一个结点,都令其直接前驱结点的指针指向它 for (i = 1; i < 5; i++) { //创建一个结点 Link* a = (Link*)malloc(sizeof(Link)); a->elem = i; a->next = NULL; //每次 temp 指向的结点就是 a 的直接前驱结点 temp->next = a; //temp指向下一个结点(也就是a),为下次添加结点做准备 temp = temp->next; } return p; }
链表的使用
对于创建好的链表,我们可以依次获取链表中存储的数据,例如:#include <stdio.h> #include <stdlib.h> //链表中节点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link { int elem; struct link* next; }Link; Link* initLink() { int i; //1、创建头指针 Link* p = NULL; //2、创建头结点 Link* temp = (Link*)malloc(sizeof(Link)); temp->elem = 0; temp->next = NULL; //头指针指向头结点 p = temp; //3、每创建一个结点,都令其直接前驱结点的指针指向它 for (i = 1; i < 5; i++) { //创建一个结点 Link* a = (Link*)malloc(sizeof(Link)); a->elem = i; a->next = NULL; //每次 temp 指向的结点就是 a 的直接前驱结点 temp->next = a; //temp指向下一个结点(也就是a),为下次添加结点做准备 temp = temp->next; } return p; } void display(Link* p) { Link* temp = p;//temp指针用来遍历链表 //只要temp指向结点的next值不是NULL,就执行输出语句。 while (temp) { Link* f = temp;//准备释放链表中的结点 printf("%d ", temp->elem); temp = temp->next; free(f); } printf("\n"); } int main() { Link* p = NULL; printf("初始化链表为:\n"); //创建链表{1,2,3,4} p = initLink(); //输出链表中的数据 display(p); return 0; }程序中创建的是带头结点的链表,头结点的数据域存储的是元素 0,因此最终的输出结果为:
0 1 2 3 4
如果不想输出头结点的值,可以将 p->next 作为实参传递给 display() 函数。如果程序中创建的是不带头结点的链表,最终的输出结果应该是:
1 2 3 4
声明:当前文章为本站“玩转C语言和数据结构”官方原创,由国家机构和地方版权局所签发的权威证书所保护。